在這一過程中,智算中心的建設走向也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。一方面,行業投資熱度始終不減,據相關數據顯示,中國算力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不低于30%。另一方面,智算中心建設過熱現象也逐漸顯現,提質增效迫在眉睫。?智算產業正處于競爭格局的關鍵分水嶺,僅靠規模擴張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,必須要從“規模入局”向“價值破局”轉變。
在這一背景下,如何建設更適配未來的智算中心成為關鍵議題。作為產業技術的全球領導者,施耐德電氣深知,贏得未來的突破在于創新的協同效應,唯有通過"技術-業務-運營-生態"四維協同創新,以更為全面、更為深遠的戰略考量才能為智算產業注入新?的活力,推動產業向價值破局邁進。
施耐德電氣副總裁,關鍵電源業務中國中心負責人徐棟指出,眾所周知,高密度、高能耗、工作負載波動大是智算基礎設施面臨的主要挑戰,而由此引發的電力問題、制冷問題、能源和可持續發展問題也愈發凸顯。以電力為例,目前全球數據中心耗電量已占總用電量2%。據國際能源署(IEA)預測,隨著生成式AI的普及,到2026年全球數據中心耗電量最多將達到2022年的2.3倍。更為嚴峻的是,數據中心的碳排放量可能在2022-2030年間翻倍增長。為此,企業、托管服務商和科技巨頭必須從供配電、制冷、軟硬件協同等全方位重新審視數據中心發展戰略,探索創新的解決方案以提高設施效率,在適應增長的同時確保供配電的韌性與可靠性,并平衡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,推動數據中心向綠色可持續發展轉型。此外,在政策拉動疊加市場需求增長下,智算中心也需要更加靈活快速的部署和易擴容,以適配未來多元化發展,同時,更要發揮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效應以支持技術迭代、行業賦能和場景應用落地。
聚力四維創新 共拓產業新藍圖
徐棟表示,為了有效應對人工智能工作負載為數字基礎設施帶來的諸多挑戰,施耐德電氣始終堅持以創新“變量”撬動高質量發展“增量”,聚焦產品技術、業務模式、運營模式、生態合作四大創新維度,助力智算產業實現"效能躍遷"的戰略轉型。
產品技術創新無疑是構建長遠發展的關鍵基石,施耐德電氣通過前瞻性布局和持續加?碼創新研發投?入,不斷定義下一代產品平臺,為行業樹立新的技術標桿。其中,由施耐德電氣中國研發團隊深度參與的全新Galaxy VXL UPS,不僅開創了兆瓦級UPS新紀元,更憑借高密度、模塊化、可擴展且具冗余設計的特點,在空間、密度、安全性能上實現突破性創新,充分滿足高功率密度部署所需。?
隨著AI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,可擴展性成為衡量數字基礎設施未來適應能力的關鍵指標。在強大的產品實力之上,施耐德電氣以模塊化設計彈性適配未來發展,積極拓展產品邊界,充分整合中低壓配電及其他業務領域的優勢,以預制化解決方案支持企業根據AI工作負載的具體需求,在任何地點實現數字基礎設施的快速、靈活部署與擴展。依托創新的業務模式,施耐德電氣可以提供具有更強適應性、更高可擴展性的解決方案,確保企業能夠在快速變換的市場格局中保持強勁的競爭力。
在創新成果加速落地交付與應用,實現價值閉?環的過程中,運營模式作為關鍵樞紐發揮著核心作用。施耐德電氣始終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,致力于打通從研發到客戶的最短路徑。2023年,施耐德電氣成立關鍵電源業務"中國中心?",通過研產銷一體化的敏捷機制實現端到端的本土化運營,將研發成果最高效地貼近客戶,并立足豐富的全球實踐與本地化需求緊密結合,進一步鞏固施耐德電氣在行業中的綜合競爭優勢。
此外,施耐德電氣通過協同產業鏈上下游的芯片制造商、服務器制造商、分銷商、系統集成商、設計院/工程公司、總包商及IT渠道合作伙伴等生態伙伴,以生態優勢賦能產業高效與可持續發展。同時,施耐德電氣也重視與高校及科研機構展開合作,通過開創多樣化的創新型課題合作模式,促進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。通過這種多方聯動和創新協同的合作態勢,施耐德電氣正致力于構建一個繁榮的智算產業生態,引領行業向更高效、更創新的方向邁進。
徐棟強調,以客戶需求作為行動原點,以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,施耐德電氣憑借從技術創新驅動、業務模式優化、運營效率以及生態協同合作的“四維創新模式”,不僅為自身發展注入強大動力,更為行業提供了可借鑒的創新范式。目前,施耐德電氣已成功構建完整的端到端且可按需擴展的AI就緒解決方案,覆蓋從電網到芯片、從芯片到冷源的數字基礎設施、以及領先的軟件和專業的運營優化服務等,可滿足廣泛客戶群體在任何地點、任何規模的AI部署和運行。通過深度融合可持續發展咨詢服務和廣泛的數據中心領域專業知識,施耐德電氣致力于打造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。依托賦能智算產業的全方位能力,施耐德電氣的理念、技術和服務貫穿從承諾到行動的每一個環節,覆蓋從前瞻思想到落地實踐的每一步。
從入局到破局,從狂熱轉向務實,從著眼現在到面向未來,創新始終是推動智算產業發展的關鍵引擎。展望未來,施耐德電氣將持續探索智算產業的新模式、新路徑,推動技術創新與生態繁榮的深度共振,助力智算產業邁向高效創新的未來!